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醫保卡里的錢如何給家人用?趕緊來看看答案 醫保卡里的錢如何給家人用? 答案是:醫保卡里的錢可以通過家庭共濟的方式給家人使用! 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是指: 參保職工的配偶、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員通過個人賬戶家庭共濟授權后,可..
010-85803387 立即咨詢
發布時間:2025-01-31 熱度: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醫保卡里的錢如何給家人用?趕緊來看看答案
醫保卡里的錢如何給家人用?
答案是:醫保卡里的錢可以通過家庭共濟的方式給家人使用!
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是指:
參保職工的配偶、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員通過個人賬戶家庭共濟授權后,可以使用參保人員本人的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余額,支付其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
注意:日前,北京市擴大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范圍,即北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個人賬戶可用于支付其近親屬發生的符合個人賬戶使用范圍規定的相關費用。
下面小編再給大家補充一些
醫保家庭共濟方面的小知識
如果對小伙伴們有幫助
記得給小編點贊哦!
醫保家庭共濟常見問題解答
01、哪些人可以共濟使用“我的個賬余額”?
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是指參保人在參加了職工醫保后,將個人賬戶授權給已參保的近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使用,用于支付在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的合規醫藥費用等。
圖源北京醫保,下同
02、近親屬怎么可以使用“我的個賬余額”?
個人賬戶家庭共濟需同時滿足兩個條件。首先,被共濟人(即近親屬成員)需要參加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如果被共濟人在外省市參保,則暫無法通過家庭共濟使用北京市參保人的個人賬戶。其次,通過北京醫保公共服務平臺或者“京通”小程序,辦理個人賬戶家庭共濟備案。
滿足以上兩個條件,您醫保個人賬戶里的余額就可以共濟給家人使用。
03、個人賬戶家庭共濟,是誰綁定誰?
城鎮職工有個人賬戶,城鄉居民沒有個人賬戶。所以個人賬戶家庭共濟,是城鎮職工與城鎮職工綁定,或者城鎮職工綁定城鄉居民。
舉例:北京市職工醫保參保人A添加其配偶B(北京市職工醫保參保人)、子女C(北京市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為共濟對象,則配偶B在本人個人賬戶余額為零的情況下可以使用A的個人賬戶余額,子女C為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沒有建立個人賬戶,可以直接使用A的個人賬戶余額。
04、近親屬使用“我的個賬余額”是我綁定近親屬還是近親屬綁定我?
個人賬戶共濟的使用原則是“我綁定誰=誰能用我的個賬”。
也就是說“我”綁定了“誰”,就是“我”同意“誰”使用我個人賬戶里的錢。
05個賬家庭共濟個人賬戶家庭共濟關系
如何備案與維護?
(一)備案
北京市城鎮職工辦理個人賬戶家庭共濟備案后,近親屬(需為本市參保人員)可以使用共濟賬戶余額,支付看病買藥時個人自付的費用。
(二)維護
個賬家庭共濟個人賬戶家庭共濟關系維護操作步驟
· 北京醫保公共服務平臺操作步驟
1.登錄“北京醫保公共服務平臺”,進入“醫療保障個人網廳”界面,點擊左側菜單欄的“我要辦”模塊,選擇“個人賬戶家庭共濟關系維護”功能。
圖源北京醫保公共服務平臺(下同)
2. 查看承諾書,勾選“本人承諾添加的共濟對象身份真實有效!”,點擊“確定”按鈕。
3. 查看“操作提示”:參保人維護家庭共濟關系信息后,共濟對象于2022年12月01日起,可使用參保人的個人賬戶資金。點擊“確定”按鈕。
4.點擊“添加共濟對象”按鈕添加新的共濟對象。
5.輸入“共濟對象信息”,點擊“下一步”按鈕。
6.添加新共濟對象成功后,列表會展示新添加共濟對象信息,確認無誤后點擊“提交”按鈕。
7.查看業務反饋結果。
· “京通”小程序操作步驟
1.在微信、支付寶手機APP客戶端搜索“京通”小程序,進入“健康服務”-“醫保服務中心”-“個人賬戶家庭共濟”模塊。
2.點擊“添加共濟對象”輸入身份信息后點擊“確定添加”,確認信息無誤后請務必點擊“提交”,共濟對象即添加成功。
企行財稅主營業務: 公司注冊、公司變更、代理記賬、涉稅處理、公司轉讓、公司注銷、商標注冊、公司戶車牌轉讓,投資/資產/基金類公司轉讓, 免費咨詢電話:010-85803387 。工商老師私人手機號:17701222182
老板們別急著點關閉!這個問題可能讓你少交幾十萬稅。最近總有人問:"我公司剛注冊三個月,能馬上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嗎?"今...
各位老板和打工人注意啦!這篇干貨幫你避開社保盲區,建議收藏轉發到家族群! 一、社保生存指南(必須了解的3大常識) 社保不是選擇題,而...
張哥,2024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已經開始了,咱們可要趕緊行動起來了。 是的,今年申報表有變化,咱們一起問問小藍吧,讓他給咱具體講講...
2025年3月19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涉稅專業服務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管理辦法》...